浪涌测试仪正向二极管浪涌电流是指电源线接通瞬间或是在电路出现异常情况下产生的远大于稳态电流的峰值电流或过载电流。PRM7626T-500型浪涌电流*JB/T7626-2013中的标准要求。 PRM7626T-500 | 符合标准 | JB/T7626-2013 | 浪涌电流 | 500mA~200A | 浪涌电流波形 | 正弦半波 | 脉冲宽度 | 8.3ms(60Hz), 10ms(50Hz) | 反向电压 | 50-2000V±5% | 阻断漏电流 | 1uA-1000uA | 时间间隔 | 10-9999s | 通讯接口 | RJ45 | 测试次数 | 1-9999c | 工作电源 | AC220V 50/60Hz | 保险丝 | 6A | 大功耗 | 350W | 仪器工作状态指示 | 前面板LED指示,7寸触摸屏显示 | 仪器接地连接方式 | 使用接地线 | 温度范围 | 5–40℃ | 湿度范围 | 相对湿度不大于80%,且无凝露 | 气压范围 | 70kPa–110kPa | 机柜尺寸 | 480*550*175mm | 浪涌测试仪操作过程主要涵盖测试前的准备、测试中的参数设定与执行、测试后的数据记录与分析等环节: 测试前准备 设备检查:确认浪涌测试仪及其配套设备(如耦合装置、测试控制器等)外观无损坏,电源线、信号线等连接部件完好。检查测试仪的接地是否良好,可使用万用表进行检测。 环境确认:确保测试环境符合相关要求,如温度、湿度等参数应在规定范围内,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待测设备准备:将待测设备放置在适当的试验场地,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线的连接。 测试参数设定 确定试验条件: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试验的环境条件、浪涌波形、浪涌次数、浪涌幅度、频率等参数。这些参数的设置应根据被测试设备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 仪器参数设置:根据确定的试验条件,设置相应的参数。例如,设置浪涌脉冲输出极性(正、负、正/负、负/正)、浪涌脉冲峰值电压、耦合方式(电源端差模、共模等)、浪涌注入相位、触发方式(手动、自动、间隔)、浪涌间隔时间、浪涌放电次数等。 执行测试 连接测试仪器:与待测设备正确连接,通常需要使用耦合装置等设备进行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启动测试:启动,使待测设备承受设定的浪涌电压或电流,持续一定时间。在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测试仪器的开关,产生不同的电压、电流波形,来模拟真实的浪涌现象。 观察记录:观察并记录待测设备在浪涌干扰下的反应,如是否出现重启、数据丢失等问题。同时,记录测试仪显示的相关数据,如浪涌电压、电流值等。 测试后处理 数据记录与分析:对测试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待测设备在浪涌干扰下的性能表现。可以通过与预设的合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待测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改进措施:根据测试结果,针对待测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优化设备的设计和生产。 设备关闭与整理:测试完成后,关闭测试仪及其他相关设备的电源,拆除测试连接,将设备整理归位。 |